3月17日晚,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联合主办,亚太所地区环境与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中心承办的“社科与人文”系列讲座第十五讲在线上顺利举办,讲座题目为“美国常规威慑战略与地区安全秩序”,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左希迎教授主讲。亚太研究所地区环境与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李昕蕾教授主持学术讲座。亚太研究所所长杨鲁慧教授致辞,并简要介绍了亚太研究所和“社科与人文”系列学术讲座的基本概况。亚太研究所副所长赵玙佳副教授、亚太所大国关系与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鹏权副教授担任评议人。本次讲座约有100余名师生参加。

讲座中左希迎教授围绕着“美国常规威慑战略与地区安全秩序”这一主题作了四个方面的分析。首先,左希迎教授对冷战前后不同时期美国常规威慑战略的调整作了具体的介绍;其次,左教授分析了俄乌冲突与美国战略威慑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美国通过向乌克兰提供资金和军事援助、加强对乌克兰的军事人员培训、支援乌克兰的武器装备等方式加强对俄罗斯的战略威慑。在第三部分,左教授考察了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威慑,左教授指出,美国通过降低对大陆的再保证、提升军事威慑能力、加强对台湾的军售等方式对中国大陆进行威慑。在讲座总结阶段,左希迎教授分析了美国战略威慑和地区安全秩序的关系,左教授认为,现在美国的实力准备和决心展示已经加速了亚太地区各国的军备竞赛,当前的地区秩序处于“危险的失衡”状态,一旦威慑失败将带来危险的后果。

随后,讲座进入评议交流环节。赵玙佳副教授首先肯定了左希迎教授的研究对我们理解中国周边安全态势的积极意义。其次提出了俄乌冲突是否还在拒止性威慑范围内等问题。王鹏权副教授针对俄乌冲突的示范效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就美国实际上是否存在着另一层战争目的等相关问题的疑问及思考,左希迎教授一一回应。
本次讲座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视角多元,聚焦了国际安全研究的前沿性问题,对美国常规威慑战略和地区安全秩序展开了全面系统而有深度的探讨。通过本次讲座,与会师生对俄乌冲突背后的美国威慑战略、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威慑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为我们理性、审慎思考中美关系的未来趋向提供了富有意义的理论参考。
文:侯雪晴
图: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