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本所首页|本所简介|研究团队|本所动态|科研成果|留言薄
最新动态
· 亚太所所长杨鲁慧参加“东北亚...
· 亚太所钟诚副所长、法帅副教授...
·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
· 亚太研究所举办“社科与人文”...
· 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举办“社科...
· 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与上海合作...
· 山东大学与日本山口大学共同举...
· 亚太所所长杨鲁慧参加第十一届...
· 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成功举办“...
· 亚太所召开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
学术活动
您的位置: 本所首页>>学术活动>>正文
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成功举办“社科与人文”系列学术讲座第十二讲
2022-09-27 11:08  

9月24日晚,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联合主办,亚太所亚太国家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承办的“社科与人文”系列讲座第十二讲在线上顺利举办,讲座题目为“面向经验世界的廉政研究”。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倪星担任主讲嘉宾,山东大学政管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奔教授主持了学术讲座。亚太研究所所长杨鲁慧教授致辞,并简要介绍了亚太研究所和“社科与人文”系列学术讲座的基本概况。山东大学公共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亚太所亚太国家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刘琳副教授,亚太所亚太国家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宗锋教授、俞少宾副教授担任与谈人,二百余名师生在线参与本次讲座。

倪星教授的讲座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如何看待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他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探讨十八大以来廉洁拐点问题,以全国廉情评估调查为基础,构建起中国特色清廉指数测评体系,用多维数据说明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当前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第二部分是“基层干部行为的新变化”。他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探讨由于绩效治理导向变化造成的我国基层干部从邀功到避责的行为转变问题。他指出,避责行为的普遍化与类型细化导致“有组织地不负责任”,必须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

第三部分是“自我革命与中国廉洁治理经验”。他以规范研究的方法分析探索中国特色的廉政治理道路问题,并认为,中国走出了不同于以英美为代表的制度化反腐、以东亚为代表的惩戒式反腐的第三条廉政治理道路——惩戒-制度共演式反腐,核心是将人民民主与党的自我革命相结合,辅之以价值驱动、规则导向、惩治先行三种反腐败方略。

第四部分是“深化廉政建设的重点举措”。他提出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反腐败策略和措施、培养零容忍的社会文化、鼓励公众参与、通过价值养成和人事制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在评议交流环节,俞少宾副教授、孙宗锋教授、刘琳副教授分别谈了各自的收获和体会,并就怎样看待西方对中国腐败问题的评价、公共管理专业青年学者与学生怎样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等问题展开提问,倪星教授一一回应。

本次讲座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视角多元、方法多样,聚焦了廉政学前沿问题,并对东亚地区独具特色的反腐败治理机制进行了精彩的剖析。通过参与讲座,与会师生对廉政研究的理论方法、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向有了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这对于推动公共治理专业与亚太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文:张弘扬

图:张弘扬、赵玙佳

关闭窗口

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27号邵逸夫科学馆; 山东省青岛市滨海路72号华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