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6日晚,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亚太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社科与人文”系列讲座第十讲在线上顺利举办,讲座题目为“岸田时代日本内政外交及中日关系走向”。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东海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杨伯江研究员主讲,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杨鲁慧教授和副所长钟诚副教授共同主持了学术讲座,200多名师生在线聆听了杨伯江研究员的报告。

在讲座开始,杨伯江研究员首先回顾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演变,指出中日关系经历了恢复正常与发展时期、扩大合作与“政冷经热”时期、矛盾升级与战略竞争期。随后杨伯江研究员从经济、社会政治、发展路线、对外战略和政策方面等方面解读了岸田就任首相以来日本政府的新政策。他指出,受新冠疫情冲击,日本既有发展模式受到冲击,经济下行,政治外交政策出现显著调整,因此岸田政府在国内推行“日本式新资本主义”来缩小贫困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在外交政策上推行“新时代现实主义外交”,以应对外部危机并强化自身战略主体意识。

随后杨伯江研究员发表了对中日关系现状的看法,并展望了中日关系今后走势。他认为,长期来看,中日关系在过往合作进程中已形成深厚的共同利益纽带,不会轻易破裂,中方也将致力于推动中日互利合作。但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中日矛盾分歧日益增多,在战略安全领域中存在着潜在的爆发点与风险点。
亚太所副所长钟诚副教授主持了报告会的互动环节。听众就讲座内容从“新资本主义”政策对中日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日本安全观和亚太秩序、日本在东亚安全格局中扮演的角色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在互动回应环节中,杨伯江研究员指出,亚太地区在战后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安全架构,受美国及其盟友、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三方势力影响。日本和中国秩序观的根本分歧在于主导权问题。中国坚持新型安全观,主张总体安全的合作性、共同性和综合性以及可持续性。
最后,杨鲁慧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杨伯江研究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分析了岸田文雄执政以来,日本国内形势变化和中日关系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深入透彻的解读与阐释启发了听众的深入思考。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之际,如何实现稳健致远的中日发展合作新格局,是两国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文:王一丹
图:王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