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亚太研究所联合主办、亚太研究所地区环境与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中心承办的“社科与人文”系列讲座第九讲“战略竞争与大国海外基建能力建构”在线上顺利举办,有近两百人在线参与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邀请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毛维准教授担任主讲人。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杨鲁慧教授作为致辞嘉宾首先介绍了亚太所的基本情况,并对与会老师和同学表示欢迎。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赵玙佳副所长与王鹏权研究员作为评议人参加此次讲座。讲座由亚太研究所地区环境与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李昕蕾教授主持。

在讲座中,毛维准教授按照严谨的学术研究逻辑系统性地向大家介绍了他关于战略竞争与大国海外基建的研究进展与最新成果。毛维准教授提出,当今世界的战略竞争具有全面性、渗透性、持久性、频繁性特征,与之相伴的各种风险矛盾随之产生,在此大背景下,毛教授将目光聚焦于大国的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指出当前战略竞争与海外基建具有美国强势参与、基建盟友网络构建、新冠疫情叠加冲击、资源投机的基建目标四个重要发展。基于此种态势,毛维淮教授抛出如下研究问题:战略竞争态势对中国海外基建带来哪些挑战?中国海外基建应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在文献综述部分,毛维准教授在回顾国内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目前的 “一带一路”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特点和“战略”联结特征,研究者往往从挑战视域下看“一带一路”倡议,以不同视角关切不同的风险挑战,但对海外基建关注有限。此外,相关研究多基于“大变局”逻辑,关注新风险挑战特征,并受冷战遏制思维阻碍。据此毛教授指出,当下我们亟需研议系统管理方法,并需要找到政策工具去应对这一挑战。
毛维准教授主张综合大国、目标国和竞争国三个角度来理解海外基建的概念,并从战略竞争、风险挑战和能力建构三个维度构建了分析框架,主要提出以下观点:第一,当前的海外基建竞争在倡议竞争的系统内展开,以项目竞争为主要表现形式,其核心则是国际规范和制度的竞争。第二,由于海外基建天生的敏感体质与天生的政治驱动,战略竞争进一步增加了海外基建的不确定性,带来技术、融资、话语、阵线、配置与模式等多方面的风险挑战。第三,基于利益、行为和制度的考量,在明确战略竞争挑战的前提下,可以从议题应对、主体行为、制度塑造三个层次入手进行大国海外基建能力的建构。随后,毛教授以美国及其盟友提出的“蓝点网络”计划和“重建美好世界”倡议为案例,具体分析了其主要特征、优势与劣势,并结合理论框架阐释了能力维度下两个项目对于中国“一带一路”的影响以及对中国海外基建带来的衍生挑战。最后,在总结部分,毛维准教授提出,当今世界的战略竞争态势会影响基建竞争,在此过程中会衍生出若干挑战,但风险挑战与合作机遇并存,这就要求我们增强自身在预防理念思考、机制剖析推动、系统思维强化等各种能力来予以应对,从而在大国海外基建竞争中把握主动权。

在评论交流环节,赵玙佳副教授和王鹏权研究员均肯定了毛维准教授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大国战略竞争特别是海外基建竞争所具有的启发性意义,参会听众积极踊跃提问发言,毛维准教授对两位老师的评议做出了回应,并就海外基建项目的盈利方式、大国海外基建合作前景、中国的海外基建话语权提升,以及大国海外基建竞争的历史比较等问题同大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次讲座中,毛维准教授将海外基建置于大国战略竞争的背景之下进行考察,通过丰富详实的图文资料呈现和条理清晰的分析与阐释向大家分享了关于这一课题深入而扎实的研究,增进和丰富了与会师生对于大国海外基建竞争的态势、特征、应对等方面的了解与认知,为我们理解中美战略竞争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视角,也为理性、审慎地思考大国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与国际责任开拓了新的思路。
文字:李昕蕾、王一丹
图片:王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