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本所首页|本所简介|研究团队|本所动态|科研成果|留言薄
最新动态
· 亚太所所长杨鲁慧参加“东北亚...
· 亚太所钟诚副所长、法帅副教授...
·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
· 亚太研究所举办“社科与人文”...
· 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举办“社科...
· 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与上海合作...
· 山东大学与日本山口大学共同举...
· 亚太所所长杨鲁慧参加第十一届...
· 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成功举办“...
· 亚太所召开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
学术活动
您的位置: 本所首页>>学术活动>>正文
亚太所在第十四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年会承办圆桌论坛
2021-07-08 10:07  

7月6日,亚太研究所在清华大学主办的第十四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以下称“共同体”)年会承办了主题为“RCEP签署生效背景下的亚太区域合作”圆桌论坛。作为教育部委托课题框架下的第二次学术活动,本次圆桌论坛邀请了山东大学亚太所四位研究员包括李昕蕾教授、张岩副教授、赵玙佳博士、王鹏权博士就各自的研究进度和研究成果做了汇报和展示。山东大学亚太所张天舒教授和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李慧明教授作为点评嘉宾参加了活动。山东大学亚太所副所长赵玙佳博士主持了本次圆桌会议。数十名学者旁听了会议。


李昕蕾教授针对RCEP框架下的清洁能源合作态势展望做了精彩发言。她指出以中国为中心的RCEP制造生产网络和市场网络已经逐步形成,同时RCEP区域能源转型需求不断推进。如何面向更高标准的经贸规则,对现有组织行为体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整合和规范,探索区域经济绿色治理模式成为迫在眉睫的发展需求。

张岩副教授就RCEP框架下的投资与贸易前景和挑战展开讨论。她指出,基于中、日、韩三国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特点以及互补性,要加强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中日韩自贸协定的签订,发挥三国在RCEP中的重要作用,推动RCEP全面落地以及顺利发挥作用。

王鹏权博士从中日韩的政治与外交关系角度出发,讨论了美日韩三边关系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RCEP协定的落地和实施产生的可能影响。他指出,美日韩三国在外交、军事以及国安部门的频繁互动标志着美国已经开启了修补与东亚盟友关系的重要步骤,但同时,同盟之间业已存在的分歧以及利益的差异在短时间内无法被消除,将长期影响三国之间的关系。这给RCEP协定的未来发展同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赵玙佳博士重点关注了RCEP协定中的数字条款,指出中日韩三国之间的数据合作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数据合作同时也是三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的重要阻碍。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数据的跨境自由流动,而目前中日韩三国在数据本地化问题上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政策法规。对于国家安全的担忧和对数据流动的谨慎是采取严格的数据本地化政策的原因,但这不利于区域数字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如何进一步推动RCEP在数据合作方面的谈判,建立国家间互信是当下的重要任务。

张天舒教授与李慧明教授分别针对以上发言做了精彩的点评,为发言嘉宾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给出了启发性的建议。

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共同体年会时中国社会科学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年会。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推动了中国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本次共同体的主题为“大变局下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科”。本届年会共有一场主旨论坛,111 场圆桌论坛、专题研讨和博士生工作坊、两个讲习班以及 22 家出版物展示。

共同体年会的主旨论坛邀请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贾庆国教授、外交学院原院长、山东大学讲席教授秦亚青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唐世平教授、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教授做主旨发言。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刘丰教授主持了该主旨论坛。五位主旨发言嘉宾就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和重要议题的研究思路等分别做了精彩发言,获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供稿:赵玙佳

图片:赵玙佳

关闭窗口

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27号邵逸夫科学馆; 山东省青岛市滨海路72号华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