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4月3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一带一路”高端智库论坛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本届会议主题为《“一带一路”建设五周年:回顾与展望》。来自政商学各界的学者和实务工作者近300人参加了本届论坛。亚太所所长杨鲁慧教授、研究员范磊博士应邀与会,并在研讨会上做了题为《“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中的现实问题与化解路径》的发言。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共同理事长郭业洲等多位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金鑫主持开幕式。郭业洲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是促进中国与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创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五年来,“一带一路”取得了多方面重要成就,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参与国民生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理事单位扩增仪式、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以及《“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报告》和《“一带一路”跨境通道建设研究报告》新书发布仪式。亚太所杨鲁慧教授、范磊博士、刘雨辰博士合作撰写的关于“一带一路”研究的两篇成果分别入选这两本研究报告。在随后的主旨演讲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单位的多位学者围绕“一带一路”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做了富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发言。
在下午的会议研讨中,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未来五年展望”、“‘一带一路’:国际认知与对外传播”“‘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机制创新”“‘一带一路’务实合作:难点与应对”等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参加会议的山东大学亚太所学者在“‘一带一路’:国际认知与对外传播”的研讨中提出,当前国内外舆论对“一带一路”的困惑、质疑依然存在,说明我们的对外传播还存在一些不足。不能为受众接纳和理解的传播只能是无效传播,要更好地做好“一带一路”国际传播,需要理清发展理念和项目清单的关系、理清投入成本和传播收益的关系、理清传播主体、客体和载体的关系。
“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成立于2015年,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牵头,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主要由官产学研各界从事“一带一路”研究和参与“一带一路”发展建设的机构组成,旨在搭建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交流平台。截至目前,智库联盟共拥有国内理事单位137家,国际理事单位112家,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是2015年联盟成立之时入选的首批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