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8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理论版)刊文报道了由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东亚新趋向:变革·秩序·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全文如下:
“东亚新趋向:改革·秩序·发展”国际研讨会提出——
加强文明间对话和包容性合作
由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东亚新趋向:变革·秩序·发展”国际研讨会前不久在山东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5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东亚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领域的新变革与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东亚政治安全变革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与地区新秩序构建已成为政治安全领域关注的焦点。中国社科院张蕴岭教授认为,在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革中,全球性大国、周边国家乃至中国自己都必须正视由“弱势中国”下的关系向“强势中国”下的关系转变。面对美国、日本、东盟等周边力量的新布局,我国应积极主动地在周边搭建起稳定的协商与合作平台,发挥主导性影响力。韩国昌原大学黄锡万教授提出地区共同体是消解东亚紧张与冲突的重要选择,东亚各国应通过双边与多边的积极互动,推动参与、合作与共存,实现地区和平与稳定。中国社科院李文教授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东亚最大、最重要的变项,而这非但没有给东亚邻国造成任何威胁,却成为东亚和平的根本保证。山东大学赵明义教授认为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政策证明该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战略重心,也是其为防范崛起的中国而采取的重要策略。
曾被广为推崇的国际金融体系和运行规则、部分传统的经济学假设与模式都在国际危机中暴露出缺陷,需要对其反思和再认识。日本早稻田大学林华生教授指出,由美国国债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震荡给东亚造成巨大冲击,以致东亚国家在地区合作与发展方面难免会出现新的疑虑。
当前文化的国际竞争渐趋激烈,尊重不同文明的多样性,加强文明间对话和包容性合作成为时代要求。山东大学牛林杰教授解读了中国对韩国形象、韩国对中国形象的不同认知,提出两国之间应在包容性合作方面共同努力,韩国湖西大学辛建权教授以韩国文化旅游为切入点,提出东北亚各国应该抓住机遇,促进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