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9日,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亚太研究所学术代表团赴日本山口大学,与山口大学东亚研究院共同举办主题为“数字时代下中日社会问题的共享与合作展望”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会见山口大学谷泽校长、副校长石井由里等校领导。

代表团到达后首先与山口大学东亚研究院举行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会,并进行工作交流。山口大学谷泽校长为代表团举行了欢迎仪式,对政管学院和亚太研究所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指出两个“山大”之间有着深厚友谊,期望进一步加强两校在师生互访、联合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研讨会开幕式上,山口大学副校长石井由里与山口大学东亚研究院院长古贺大介教授,及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马奔分别致辞。石井由里表示,数字化时代线上交流便捷但线下沟通更为必要,期望两校常来常往、携手推进合作;古贺大介对山东大学学术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并且回顾了两校46年的友好交往历程,期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马奔在致辞中感谢山口大学的热情接待,并指出山口大学是山东大学第一所海外友好学校,双方自1979年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始终保持密切往来,为中日人文交流树立了良好样板,并诚挚邀请山口大学教师明年访问山东大学做学术交流。


研讨会由山口大学东亚研究院教授寺地伸二主持。上半场由山东大学学术代表团教师作主题报告:朱贵昌教授围绕“日本与欧盟间的数字合作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作学术阐释,梳理日欧数字合作的关键议题,分析其对中国数字治理与产业发展的启示与外溢效应;方雷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形态:结构、战略与规范”为题,从制度结构、发展战略与价值规范三个维度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李济时教授聚焦“数字时代的社会变革及其挑战”,探讨技术变革对社会结构、公共治理和政策响应提出的新挑战;李宏教授以“数字时代政党的新挑战”为题,分析数字平台与舆论生态变迁对政党组织动员、议题设置与治理能力的影响;李梦丹老师围绕“谁来照护?中国的职业选择、培训补贴与护理定价”,以实证研究讨论照护人力供给、培训激励与价格形成机制。

下半场由山口大学教师作专题报告。斋藤英智副教授与杨晴晴博士共同报告“日中地理标志(GI)保护制度的动向”,比较两国制度框架、执法机制与合作前景;朝水宗彦教授以“日本地方地区入境旅游人才短缺”为题,剖析人力供给不足的成因并提出培养与引进对策;角田由佳教授围绕“应对访视护理师短缺:迈向可持续的工作环境”,通过实地调查提出组织管理与制度支持的改进路径;滨岛清史教授以“日本就业惯行韧性的变化——以岗位型就业的理论与实践”为题,讨论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转型趋势;石龙潭教授作“数字政府建设路径——日本的尝试与启示”报告,系统总结日本推进数字政府的经验并提出对中日合作的建议。

会议现场讨论热烈,问答交流环节,双方师生就中日数字政府建设、老龄化问题应对、中-日-欧盟经济体的竞争与合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古贺大介院长在会议闭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本次研讨会议题聚焦、交流充分、成果丰硕,期待未来两校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深入合作。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数字治理、社会服务、就业形态与地方振兴等议题,促进了中日学界对共同关切问题的深入对话,凝聚了务实合作共识。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充分发挥交流平台与桥梁纽带作用,在议题设置、专家联络与成果对接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切实促进与日方合作走深走实。双方教师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推进两校在联合课题、青年学者培育与学生交流等方面的机制化合作夯实了基础,进一步拓展了中日人文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文:李梦丹
图:靳超